-
電話:13617990808電話:0799-7615808
-
微信:aBrightEXIT
-
-
郵箱:liufanliang1234@163.com

很長時間以來,公共空間設計的評判標準是能聚集多少人到一個空間里,但現在城市規劃師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一標準。他們如今更看重如何設計一個能影響人們的感知,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公共空間。
從 2012 年開始,溫哥華的 Davie 和 Bute 街道就把 4 條馬路口的斑馬線畫成了彩虹顏色,這一實驗被證明非常成功,彩虹斑馬線被永遠保留了下來,附近的街道也改成了彩虹廣場。
此后,溫哥華的各個城市都相繼出現了彩虹斑馬線,美國也在效仿這一做法,這不僅和 LGBT 群體有關,城市想通過這一設計體現出包容,重新塑造社區形象。
孤獨和社會絕緣是城市目前最擔憂的問題,調查顯示,在城市高樓大廈最集中的區域,人們對彼此的信任和緊密度尤其低。這不是溫哥華的問題,是所有大城市都面對的“社會冷漠”問題。
研究顯示,孤獨、與社會絕緣所帶來的健康隱患和酗酒以及每天抽15根香煙同等,因此通過改變公共空間來解決城市的社會問題就成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據 QZ 報道,Happy City 的創始人 Charles Montgomery 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就是否彩虹斑馬線真的能改變人的感官進行了實驗,他們給超過 100 個參與者帶上了能感知人體皮膚反應的手環,他們發現城市所做的這些積極干預,確實能影響人們的感官和態度。
研究發現 40% 的受訪者在路過彩虹斑馬線時更愉悅了,并且有高出 60% 的意愿希望在這里見他們的朋友。他們也認為即使在這里掉落了錢包,也會有陌生人愿意歸還。
在彩虹斑馬線一個街區外的地方,一個空曠的小道也已經變成了一個綠色街區,參與者表示走進這一街道自己感覺更快樂。他們也更愿意相信這條路上的陌生人,十起路上的垃圾。這其實并不驚訝,綠色植物確實能培養一個更健康的社區,例如綠色區域或者公園附近的暴力行為通常很少。
研究者認為一方面可能是彩虹歡樂的顏色本身能舒緩人的心情,也可能是臨近彩虹廣場上街頭藝人的音樂培養了愉悅的氛圍。但也許更重要的是,這一劃分出來的特殊區域暗示著路人這是一個獨特的,有包容性的區域,是社區里被給予重視的地方。
如果街區附近以地方小店為主,人們也會更友好。Happy City 實驗組就請人扮演需要幫助的游客在不同街區實驗,他們發現在那些有很多地方小店和服務業的地方,路人更愿意停下來幫忙。
不過,這和我們上文提到的高樓大廈是一個道理,越是商業化的地方,人情味越稀薄。比起抵制商業化,創造出如彩虹斑馬線一樣的公共空間也許更明智。
題圖:newsda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